历史搜索
下拉刷新
婴幼儿秋季常见食物蛋白诱导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的早期识别与饮食管理策略
张红侠 2025年 09月 26日, 13:00 []
好的,这是为您撰写的妇幼保健科普文章: **主题:婴幼儿秋季常见食物蛋白诱导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的早期识别与饮食管理策略** 秋冬交替之际,婴幼儿消化道问题高发,其中食物蛋白诱导性小肠结肠炎综合征(FPIES)是一种需要家长特别警惕的非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反应。它常被误认为普通肠胃炎,掌握其早期识别要点至关重要。 **早期识别关键信号:** FPIES的典型反应通常在摄入致敏食物(如牛奶、大豆、大米、燕麦等)后2-4小时爆发。急性期核心症状为**剧烈、反复的呕吐**,继而可能出现**腹泻(常为水样便,有时带黏液或血丝)**、**嗜睡、面色苍白**等。严重时可导致脱水、休克,属于急症。慢性FPIES则表现为间歇性呕吐、腹泻、生长迟缓。 **核心饮食管理策略:** 一旦怀疑FPIES,应立即**严格回避可疑致敏食物**,并及时就医确诊。管理的关键在于饮食调整: 1. **母乳喂养儿**:母亲需严格规避患儿致敏的食物蛋白。 2. **配方奶喂养儿**:在医生指导下,更换为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奶粉。 3. **辅食添加期**:引入新食物时,应单一、少量尝试,密切观察数日。避免过早引入高风险食物(如牛奶、大豆、谷物)。 确诊后,家长应在营养师指导下为孩子制定均衡的饮食方案,确保营养供给。多数FPIES随年龄增长可自愈,但需定期随访评估,在医生指导下尝试重新引入食物。 (字数:298)
上拉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