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搜索
下拉刷新
疫苗接种指南
胡广鑫 2025年 05月 22日, 11:35 []

疫苗接种指南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按时接种疫苗十分重要,它能有效预防多种疾病。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儿童疫苗接种的相关知识。
1、疫苗分类
• 免疫规划疫苗:政府规定居民应接种的疫苗,费用由政府承担 ,像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等都在此列。这类疫苗是国家建立免疫屏障的关键,居民有接种义务。
• 非免疫规划疫苗:居民自愿自费接种的疫苗,例如五联疫苗、四联疫苗、13价肺炎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流脑ACYW135和流脑AC结合疫苗、手足口疫苗、流感疫苗。虽然是自愿接种,但对特定传染病预防效果显著,家长可依据孩子健康需求决定是否接种。
2、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
疫苗名称 可预防疾病 接种程序 注意事项 
乙肝疫苗 乙型病毒性肝炎 3剂,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 若推迟接种,第1剂与第2剂应间隔≥28天,第2剂与第3剂应间隔>60天(第3剂需满6月龄) 
卡介苗 结核病(主要指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肺结核等) 1剂,一般出生时在出生医院接种 <3月龄可直接补种;3月龄—3岁PPD试验阴性者补种,阳性者不补种;≥4岁儿童不再接种 
脊灰疫苗 脊髓灰质炎(又名“小儿麻痹症”) 4剂,2月龄、3月龄接种第1、2剂IPV(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肌内注射),4月龄、4周岁接种第3、4剂bOPV(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口服) 有原发性免疫缺陷、胸腺疾病等免疫功能受损儿童,建议全程接种含IPV成分的疫苗。两剂次脊灰疫苗之间间隔≥28天 
百白破疫苗预防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共接种5剂,2月龄、4月龄、6月龄、18月龄、6周岁各接种1剂,2月龄—6周岁选择百白破,前3剂每剂次间隔≥28天,第4剂与第3剂间隔≥6个月,第5剂6周岁,大于7周岁使用白破疫苗  
。麻腮风疫苗 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3剂,8月龄、18月龄、5岁各接种1剂 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3个月接种麻腮风疫苗,接种麻腮风疫苗后2周内避免使用免疫球蛋白 
乙脑减毒活疫苗 流行性乙型脑炎 2剂,8月龄、2周岁各接种1剂 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3个月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A群脑膜炎奈瑟球菌感染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剂,6月龄、9月龄各接种1剂 两剂次间隔≥3个月 
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A群和C群脑膜炎奈瑟球菌感染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2剂,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 第1剂与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第2剂,间隔≥12个月;两剂次间隔≥3年 
甲肝灭活疫苗 甲型病毒性肝炎2剂,18月龄和24月龄各接种1剂,两剂次间隔≥6个月,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1个月接灭活疫苗 。水痘疫苗 水痘引起的水痘,减毒活疫苗,1周岁4周岁各接种1剂;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3个月接种减毒活疫苗。
3、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
13价肺炎疫苗 13种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6周龄以上,接种4剂次,进口13价肺炎前三剂次间隔≥1个月,国产13价间隔2个月,第四剂次12月龄接种。五价轮状病毒疫苗 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3剂次,6-12周龄接种首剂,32周龄前完成第3剂,每剂次间隔≥1个月;三价轮状病毒疫苗 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3剂次,6-13周龄接种首剂,33周龄前完成第3剂次,每剂次之间≥1个月。单价轮状病毒疫苗 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3剂,2月龄以后接种,每年1次。五联疫苗 替代脊灰、百白破和HIB疫苗,4剂次,2、3、4月龄各1剂次,每针间隔大于等于1个月,18月龄第4剂,第3和第4剂次间隔≥6个月。四联疫苗替代百白破和HIB疫苗,4剂次,3、4、5月龄各1剂次,18月龄第4剂次。前3剂次剂次≥1个月,第3和第4剂次≥6个月。流脑ACYW135多糖结合疫苗 替代流脑A和流脑A+C多糖疫苗,4剂次,3月龄接种,每剂次间隔≥1个月,第4剂次12月龄。流脑AC结合疫苗,替代流脑A多糖疫苗,不同厂家剂次不同,3剂次或2剂次都有。23价肺炎疫苗,2周岁接种,1剂次。手足口疫苗,6月龄-5岁,2剂次,间隔≥1个月。流感疫苗儿童型6月龄-3周岁,2剂次,间隔≥1个月;成人型每年1次,3-8岁从未接种过的建议2剂次,间隔≥1个月。
4、接种前准备
• 携带证件:带上孩子的预防接种证,上面记录着孩子疫苗接种的详细信息,方便医生核对和记录。
• 健康状况评估:接种当天仔细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若有发热、咳嗽、腹泻等不适,或处于疾病急性期、慢性疾病发作期,应推迟接种 ,等孩子康复后再补种。有过敏史、免疫功能缺陷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医生。
• 生活护理:接种前一天可以给孩子洗个澡,保持皮肤清洁。保证孩子充足睡眠,让孩子处于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5、接种中配合
在接种现场,家长要配合工作人员的引导和询问:
• 信息核对:如实提供孩子的姓名、年龄、健康状况、接种禁忌等信息,确保接种信息准确无误。
• 安抚孩子:婴幼儿可能会因为恐惧打针而哭闹,家长要提前安抚,大一些的孩子可以提前沟通,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减少抗拒情绪。
6、接种后注意
• 留观30分钟:接种完成后,务必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观察孩子有无不良反应,如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皮疹、高热等。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能及时得到救治。
• 局部护理:保持接种局部皮肤清洁,避免孩子搔抓接种部位,以防感染。24小时内尽量不洗澡,若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硬结、疼痛,一般是正常反应,通常1 - 2天会自行缓解。可用干净毛巾热敷(卡介苗接种处除外),促进吸收。
• 全身反应观察:部分孩子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反应,一般1 - 2天会自行恢复。让孩子多休息、多喝水,饮食清淡易消化。若发热超过38.5℃,或发热持续时间超过3天,伴有其他症状,如咳嗽、呕吐、腹泻等,应及时就医。
• 避免剧烈运动:接种后一周内尽量让孩子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休息,利于身体恢复。
7、常见问题解答
• 疫苗能否提前接种:疫苗接种有严格时间规定,不可提前,但可以适当推迟。提前接种可能影响免疫效果。
• 过敏体质孩子能否接种:“过敏体质”并非疫苗接种绝对禁忌症。不过对疫苗成分及辅料过敏,或既往接种后产生过严重不良反应者不能接种;正处于过敏发作期,应暂缓接种。接种前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孩子具体情况判断。
• 两种疫苗能否同时接种:两种注射类减毒活疫苗若未同时接种,应间隔不小于28天;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灭活疫苗和口服类减毒活疫苗,如与其他灭活疫苗、注射或口服类减毒活疫苗未同时接种,对接种间隔不做限制 。具体可咨询接种医生。

上拉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