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日均点外卖2.5次需终身服药!每一口外卖都包含了身体要交的健康税!
现如今,人们已经习惯了外卖食品的方便快捷,尤其一些不做饭的年轻人、上班族更是长期依赖外卖食品,外卖成了他们的“续命神器”。
但是这便捷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个健康隐患。长期吃外卖,身体会以各种方式发出“抗议”。
突发胸痛就诊
询问后发现日均点外卖2.5次
34岁李先生,因突发胸痛就诊。经检查,血压达160/100毫米汞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4.8毫摩尔/升,冠脉CTA提示左前降支狭窄40%~50%。
医生询问后发现,李先生从事计算机编程工作,日均点外卖2.5次,最爱重辣烤鱼配奶茶,也不喜欢运动。经3个月严格饮食管理(禁外卖)配合药物治疗、运动康复,患者体重下降近10公斤,“坏胆固醇”水平降至2.6毫摩尔/升。不过,已形成的血管斑块是无法完全消除的,李先生仍需终身服药控制。
警惕塑料盒+重口味“心碎套餐”
1. 外卖包装是“血管毒剂”
多家机构进行的最新检测显示,盛装热汤的PP塑料餐盒达到70℃时,双酚A(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制造的化学物质,主要用于生产聚碳酸酯、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释放量超过国标4.2倍,微塑料颗粒可穿透肠道屏障,在血管壁形成慢性炎症灶。
长期暴露人群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1.8倍。这些化学物质就像砂纸,持续磨损血管内皮细胞保护层。
2. 高油、高盐、高糖和营养不均衡
外卖食品通常主食(如米饭、面条)量往往较大,菜品通常以口感为导向,为迎合大众口味,往往油脂、盐和糖的含量较高,通常蔬菜量较少。这些高热量、低营养的食物容易导致能量过剩,进而引发肥胖等问题。有研究证据表明,膳食不平衡与膳食相关慢性病发生风险增加密切相关。此外,长期摄入高碳水化合物、低纤维的饮食可能增加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
另外长期摄入高盐饮食可能增加高血压的风险,而高糖饮食则与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
高温烹饪(如油炸、煎炒)的菜肴还可能产生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物质,进一步危害心血管健康。
3. 卫生隐患的“定时炸弹”
一些外卖店铺的卫生状况难以保证,往往以低价、红包等手段吸引消费者下单,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容易导致食物中毒、肠胃不适等健康问题。
这样吃外卖更健康
1. 关注外卖标签,选择标注“少油版”“轻盐版”菜品。
2. 荤素搭配,蔬菜的比例最好能达到三分之一以上。
3. 主食粗细结合,减少精制米面的摄入,选择一些粗粮主食。
4. 增加蛋白质来源,除了肉类,还可以选择豆制品、蛋类、鱼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5. 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建议配备可穿戴设备,实时预警餐后心率异常波动。
来源:央视财经、江苏市场监管
蓝卡(辽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市和平区南三经街2号金豪大厦8层电话:400-119-1011
网站备案:辽ICP备2020012694号-1 | 营业执照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辽)-经营性-2020-0058
Copyright © 2025 蓝卡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